01
在《甄嬛傳》里弘歷第一次見到甄嬛,就主動親近,一句「能做皇阿瑪寵妃的女人,絕對不簡單」讓甄嬛對他心生好感,為之后的富貴無極打下鋪墊。
弘歷因為生母是身份低賤的宮女李金桂,所以連帶著親爹也不喜歡他,便把他養在了圓明園。常年備受冷落的他,練就了他多疑、敏感的心思。
甄嬛從甘露寺回宮會,就成了名義上四阿哥的生母,但此時甄嬛已經懷有雙生子,后生下六阿哥弘曕,也是被皇帝最看好的皇位繼承人。
弘歷小心翼翼地試探甄嬛,想探探她地心思,畢竟在后宮實權第一人,想要扶持自己的親生兒子,也是情理之中。
在《甄嬛傳》中,弘歷試探過甄嬛三次,得知甄嬛并沒有想讓自己地兒子當皇帝的心思,他才放心布局。
02
第一次試探是在養心殿外,看見因為背不出《貞觀政要》被皇阿瑪罰站的三阿哥,弘歷對甄嬛說,「六阿哥弘曕深受皇阿瑪喜愛,又是額娘親生的,他做皇帝了我便高興了。」
而甄嬛說,「你六弟弘瞻年紀小,而且我也不希望他將來當皇帝。你要明白我朝的天子,只有賢能者才能勝任。
」她的這次回答算是模棱兩可,她知道弘歷想問自己有沒有機會當皇帝,沒有明著回答弘歷的發問,但也給了他一個信息,不希望弘瞻當皇帝。
在纮時被雍正革除黃帶子,趕去做了允禩的兒子,也就意味著弘時已經徹底與皇位無緣后,弘歷被雍正冊封為寶親王。弘歷下朝后趕緊跑去給甄嬛報喜,開始了他的第二次試探,「可是六弟還沒有被封親王。」
甄嬛只用簡單的一句話便打發了弘歷,「你是皇上的長子,自然理應你先被封親王;你六弟弘瞻還小,而且我希望他的親王之位能夠由你來冊封。」這次算是給弘歷吃了一顆定心丸,委婉的告訴他,未來他會當皇帝。
在雍正駕崩后,甄嬛力排眾議扶弘歷上位。可多疑的弘歷,并不放心甄嬛,又搬出《鄭伯克段于鄢》的典故來試探甄嬛,問她會不會扶持幼子上位,甄嬛為了杜絕弘歷的猜忌,讓弘瞻過繼給果郡王,讓他永無繼位的可能,才能永保他一世安穩。
03
在歷史上,弘瞻并不是甄嬛的孩子,而是謙妃劉氏,也就是劇中沈眉莊的原型。謙妃家世一般,剛入宮的時候只是個答應,靠著弘瞻才晉封為嬪。乾隆登基的第三年,莊親王允祿提及允禮無子,請求將弘瞻過繼出去,至此,弘瞻成了果親王的兒子。
乾隆後來又把弘瞻送到圓明園撫養,可能是因為這兩件事做的不地道,對這個六弟極其寵愛,經常忙里偷閑跑到圓明園與弘瞻培養感情。
知道弘瞻喜歡書籍,乾隆每年都會讓人去各地為她尋訪古籍。為了教養好他,還請了當時著名的詩人沈德顯來教導他。
弘瞻長大后,乾隆更是將他捧到了天上。弘瞻剛滿18歲,乾隆就將武丁殿御書處、圓明園、八旗護軍營等要地都交給了他管轄,兩年后又將造辦處劃歸給了弘瞻。弘瞻的婚事,乾隆也十分操心,親自給弟弟挑了當朝御史范鴻斌的女兒。
朝臣看見乾隆如此重視弘瞻,也處處吹捧他。有果親王府巨額遺產傍身,又有哥哥寵愛的弘瞻,變成了個掉進錢眼里的紈绔王爺。錢只要進了他手里,沒人能調得出來。
為了獲取更多的金銀財寶,弘瞻開始做生意,正經買賣來錢慢,他看不上,他便搞起了仗勢欺人那套,強迫賣家低價賣出,再依靠權勢威逼買家高價買進。最慘的還是他生意的合伙人,明明是合伙做生意,金銀卻全進了果親王府。
這些還不是導致他慘局的原因,乾隆28年,圓明園九洲清宴發生了火災,若不是永琪反應及時,乾隆就被燒死了。營救這事兒本該是弘瞻做的,因為他是圓明園的看護人,可圓明園大火時,弘瞻卻在家中呼呼大睡,直到乾隆差點被燒死后,也是慢悠悠的才溜達到現場。
弘瞻的這個反應,徹底讓乾隆對他寒了心。乾隆決定對鴻雁數罪并罰,罷免了他所有的官職,可順風順水慣了的弘瞻,怎受得了這個委屈。
沒多久,就在家郁郁而終。
在我看來,弘歷對弘瞻的疼愛,倒像是一場捧殺。如果沒有他無底線的縱容,也不會讓他毫無忌憚地釀成大禍,以至于不能善終。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