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的故事是以郭襄的視角揭開序幕,十九歲的郭襄相對于當年的她又成熟了幾分,不過她仍未忘記楊過,她走遍五湖四海,只為尋找楊過,也正因為老角色的存在,不免讓讀者幻想此作中會有更多的老角色登場。
可讀者卻遲遲未能等來楊過夫婦,他們仿佛人間蒸發一般,不過金庸後來卻讓古墓派傳人黃衫女子登場,又勾起了讀者對前作的回憶。
(楊過、小龍女劇照)
不過那黃衫女子到底是誰的孩子,楊過夫婦不是早已不在人世了嗎?
一、早已逝去的神雕俠侶
《神雕俠侶》末尾,楊過夫婦不過三十歲出頭,他們的故事自然是值得被續寫的,不過後來的劇情多半是圍繞「襄陽城破」展開,郭靖戰死襄陽的結局是不可避免的,楊過也無法阻擋歷史的洪流,因此金庸沒將這段故事寫出來倒也合情合理。
不過除了襄陽城破之外,或許楊過的故事不能被寫出來也與他們夫婦二人有關,那就是小龍女極有可能會在某日毒發身亡。
當初二人在絕情谷底重逢時,小龍女的解釋就為自己日后毒發身亡埋下了伏筆,當時楊過不解為何小龍女身中劇毒卻依舊能活下來,小龍女則提到自己以谷底寒潭運功療傷,以潭中的白魚為食,這才抑制了體內的毒性,不過請注意她的措辭,她說的是:「想是已經好了。」而不是肯定的語氣,這就是伏筆。
後來的楊過夫婦自然有可能生兒育女,但他們在云游四海的過程中難免因為找不到合適的療傷場所而毒發。
(小龍女劇照)
你可能要說了,活死人墓中就有寒玉床,正是療傷的好道具,與那寒潭無異,但問題在于原著第一回中,金庸就提到楊過夫婦後來的行蹤是不確定的,他們并沒有一直留在活死人墓:「郭襄自和楊過、小龍女夫婦在華山絕頂分手后,三年來沒得到他二人半點音訊。她常自思念,于是稟明父母,說要出來游山玩水,料想他夫婦當在終南山古墓隱居,便徑往古墓求見。墓中出來兩名侍女,說道楊過夫婦出外未歸,招待郭襄在古墓中住了三天等候。但楊過夫婦未說明歸期。」
退一步說,《倚天屠龍記》的正篇故事發生在《神雕俠侶》結束數十年之后,當年的愣頭青張君寶也成了百歲的老者張三豐,所以哪怕當年小龍女沒死,此時也早已壽終正寢了,既然如此,如何能生下黃衫女子?
二、宛若仙子的黃衫女子
之所以有人認為黃衫女子是楊過與小龍女的女兒,是因為那史紅石稱她為楊姐姐。
書中是這麼寫的:「史紅石指著黃衫女子,說道:‘我媽媽在楊姊姊家里養傷。’眾人直至此時,方知那黃衫美女姓楊,至于她是何等人物,仍猜不到半點端倪。」
她是古墓派傳人,同時又姓楊,無論怎麼看,她都應該是楊過的后人了。
(黃衫女劇照)
但此時書中有個細節值得注意,那就是黃衫女的年齡:「張無忌不懂音樂,然覺這樂聲婉轉悅耳,雖身處極緊迫的局面之下,也愿多聽一刻。悠揚樂聲之中,緩步走進一個身披淡黃輕衫的女子,左手攜著一個十二三歲的女童。那女子約摸二十六七歲年紀,風姿綽約,容貌絕美,只臉色太過蒼白,竟無半點血色。」
黃衫女的登場宛如仙女下凡一般,把一旁的張無忌都看呆了,這也正常,畢竟張無忌本就是個好色之人,那家伙是見一個愛一個,黃衫女初登場時與張無忌的互動還頗為曖昧,初讀此段時,讀者難免認為金庸這是在給張無忌再開一個后宮,或許這女子也會與張無忌擦出愛的火花,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這女子在屠獅大會之后就飄然退場了,只是退場時她又說出了那句「終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俠侶,絕跡江湖」,又讓人將她與楊過夫婦聯系在一起。
(楊過劇照)
所以本該已經死了多年的楊過夫婦是如何生下黃衫女的?莫不是二人老年得女?似乎不太現實,然而金庸其實早已借黃蓉之口解釋過這段設定。
三、黃蓉一語道破真相
當年的英雄大會上,黃蓉見楊過與小龍女的舉止十分親密,二人雖是師徒,卻好似情人一般,著實有些不妥,同時她也發出了一番感慨,那就是在她眼中小龍女這當師父的居然比楊過看起來還年輕。
書中原話是這麼寫的:「小龍女此時已過二十歲,只因她自小在古墓中生長,不見陽光,皮膚嬌嫩,駐顏內功又高,看來倒似只十六七歲一般。她在與楊過相遇之前,罕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最能傷身損顏,她過兩年只如常人一年。若她真能遵師父之教而清心修練,不但百年之壽可期,且到了百歲,體力容顏仍不亞于五十歲之人。因此在黃蓉眼眼中,她倒似反較楊過為年輕,而舉止稚拙、天真純樸之處,比郭芙更為顯然,無怪以為她是小女孩了。」
(黃蓉、小龍女劇照)
這即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古墓派的女子因為修煉古墓派武功而清心寡欲,所以容貌隨年齡衰老的速度遠比一般人要慢,這也是為何「十六年后」的小龍女看起來與十六年前的樣子沒區別,而楊過卻老了,那是因為她少思少欲。
而那黃衫女常年身居古墓之中,她也從未與某位男子擦出愛火,自然也是清心寡欲,她的樣貌自然不能體現她的實際年齡,若按黃蓉的說法,此時黃衫女怕是已經超過了五十歲,如此一來,她是楊過夫婦中年生的孩子也就說得通了。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