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劇中,明蘭懷孕的時候,丹橘曾向明蘭建議給顧廷燁納妾,還說要找個穩妥的,好控制的,比如明蘭身邊的幾個丫頭。
很多網友猜測,丹橘是想自薦給顧廷燁做妾,明蘭也是因為聽出了她的意思,猜到了她的想法,才那麼著急,不顧自己大著肚子,也要給她安排親事。
可看過原著的都知道,真正給明蘭提這個建議的,是看著明蘭長大的崔媽媽,建議的人選依舊是明蘭身邊的幾個。
無論是小桃,還是丹橘,自己都沒有這樣的想法。
可丹橘還是被明蘭嫁出去了?
為什麼明蘭不聽華蘭和話,給丹橘找個能干的管事,把她一直留在身邊呢?
明蘭不是害怕丹橘有私心,而是丹橘的能力跟不上了。
1,
《知否》原著里,明蘭的身份實現了三次跨越,身邊人對她的態度也發生了三次改變。
剛開始明蘭只是妾室身邊的庶女,親娘死后,明蘭還生了一場大病,身邊伺候的人都嫌她晦氣,都花錢托關系各找出路了。
後來明蘭跟著王若弗成了如蘭的小跟班,府里新來了一批小丫頭,聰明伶俐的都被挑走了,留到最后分給明蘭的只有一個傻小桃。
再後來明蘭被王氏成功推銷到壽安堂時,大家都覺得明蘭在壽安堂也只能被當成個小貓小狗手留著,自然沒人想跟著她,身邊依舊只有一個傻小桃。
可眼看著明蘭一步步地成為了盛老太太心尖兒上的肉,對待身邊的丫頭親切和善,好吃的好玩的都一起分享,想跟著她打工的人也越來越多。
連以前丟下重病的明蘭去奔前程的奶媽都托著關系,想回來投靠明蘭。
可姑娘大了總是要嫁人的,陪嫁的丫頭自然要跟著一起去婆家。
明蘭的身份在那擺著,就算祖母疼愛她,給她找的依舊是賀家那樣的婆家。
縱然賀弘文是個經濟適用男,可在下頭打工人的眼里,去賀家上班還不如留在盛府工作。
所以有門路的,又開始謀劃著各奔前程。
可誰知明蘭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把自己的婆家從醫館賀家變成了侯府顧家,那些尋了門路出去的丫頭,腸子都悔青了,又開始想著法的回到明蘭身邊。
好說話的丹橘,就成了她們的攻破對象。
2,
明蘭跟顧廷燁的親事定下來后,盛老太太就開始給她籌備嫁妝,接著就談到了陪嫁人口。
王氏照著華蘭的樣子給了如蘭一個彩珮,給明蘭分了個彩環。
盛老太太給如蘭配了一個穩住的翠屏,給明蘭一個翠袖,想來小桃和丹橘都算是從壽安堂出去的,那四個綠也是房媽媽一手調教的,她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可明蘭手底下的其他丫頭都開始心里打鼓了。
明蘭身邊得力的丫頭,小桃是出了名的憨直,請她帶話沒準適得其反,綠枝刀口無德,不被諷刺幾句就很好了,于是大家都找上了溫柔厚道的丹橘。
明蘭看到丹橘欲言又止的窘迫,眉頭一皺,還是讓她說了話。
「你且說說吧,這些日子怕是有不少人來托你吧!」
丹橘一臉為難:「別的都好說,只有燕草和若眉。若眉說她是外頭買來的,而且有長楓三爺的事,想來她在盛家也沒有出路,只能依靠姑娘了。」
「燕草說她舍不得姑娘,想再多服侍姑娘幾年。」
其實明蘭知道她們的想法,若眉是房媽媽第一個想要剔除的人,說她生的太好,又識文斷字,心高氣傲,到侯府后怕生出事端。
燕草的老娘怕她跟著明蘭嫁出去受苦,就以要給她說婆家為由想留下她,現在又想跟去侯府找更好的出路。
「燕草說,都是一塊兒長大的,我們跟著姑娘去享福,可不能落下姐妹。
燕草跟著你這些年了,也算是盡心,沒犯過什麼過錯。」
丹橘手足無措,只能跟明蘭說了實話。
明蘭沉默一會兒,淡淡地對丹橘說:「你始終是心太軟了。」
最終還是明蘭親自做了決定,若眉帶上,燕草留下。
明蘭帶上若眉是因為她的確沒了依靠,也算是給丹橘一個面子,但燕草這樣有自己小算盤的堅決不能要。
3,
明蘭嫁入顧家后,院子里雖然多了些顧府本身的丫頭,但明蘭身邊用著的一直都是盛家帶來的那些。
即便是常嬤嬤調教過得小丫頭,也只是做些迎來送往,幫忙拿東西的差事,很少能進明蘭的主屋,更別說能伺候明蘭的起居。
成婚幾日要搬到澄園時,好多丫頭,婆子,管事都想找人說項,希望能跟去澄園伺候。
這時候明蘭身邊的幾個丫頭最吃香了,幾次試探下來,又是丹橘最受歡迎。
為啥?心軟好說話呀。
不僅如此,明蘭院子里的丫頭當值的時候開溜,她幫忙隱瞞開脫。
碧絲上班的時候打個卡就走,謊稱自己鬧肚子,她就替人家解釋說最近天氣冷,怕是夜里著涼了,這理由找的比當事人還完美。
彩環生了勾引顧廷燁的心思,她就整日里拘著她,找借口攔著她,并沒有上報明蘭,嚴明利害關系,因為她害怕明蘭會責罰彩環。
若眉想毛遂自薦嫁給公孫先生為妾,也是找她去跟明蘭說。
可後來,若眉在公孫先生那里受了委屈,覺得自己不受重視了,就讓身邊的丫頭找丹橘去看她,然后一遍遍地跟丹橘訴苦。
說自己才進門一個月,先生就不愛搭理她了,連院子里的丫頭婆子都敢怠慢她。
丹橘把這些都說給了明蘭聽,雖然每次若眉都說不要驚擾明蘭,但她心底其實就是想讓丹橘去幫她求明蘭,讓明蘭在公孫先生面前為自己多說好話。
「那我該不該替她去說話?」明蘭問丹橘。
丹橘滿臉為難,咬著嘴唇悶了半天才說了一句:「我……我不知道」。
想起若眉一臉病色,她心有憐憫,可明蘭的性格她也知道,明知道自己傳話也沒有結果,她還是會把若眉的話傳給明蘭聽。
明蘭看了丹橘一會兒,嘆了一口氣道:「我已經為你物色了一門親事」。
話題一轉,換成丹橘傻眼了。
4,
「從小到大,你們小姊妹幾個玩鬧,爭吃的,爭衣裳,回回都是你退讓,息事寧人;有了委屈也不跟別人說,你這性子呀。
我本想給你在府里找個能干的管事,可一直也沒尋到合適的。
現下你表兄既然喜歡你,他家光景也不錯,一家人都是良善之輩,也挺好的。」
丹橘莫名其妙,她本來是給若眉求情的,怎麼說到了自己身上,還一下子就嫁出去了。
其實明蘭并不是沒想過要把丹橘一直留在身邊,一來侯府沒有得力的管事跟丹橘年齡相配,二來丹橘的軟弱老實的性格也確實不適合一直待在明蘭身邊了。
如果說明蘭的位置是公司老總的話,那丹橘就是一眾員工的頭兒,這個領頭人要對老闆忠誠,也要有能力管制下面的人才行。
丹橘對明蘭的忠誠是沒有問題的,可管制手下的能力卻欠缺很多。
手下人犯事兒她護著;察覺到手底下的人可能會做有損老闆利益的事情,她想方設法攔著;看到手底下的人受了委屈,她明知道是咎由自取,老闆不會同情,還是會去跟老闆求情。
有個這樣的管事兒人,做老闆的也很累。
明蘭知道丹橘的忠誠,所以給她找了個老實本分的婆家,有了從侯府出嫁的體面,想來她也不會受欺負。
這是她最好的結局,也是明蘭對主仆之情,姐妹之義最好的安排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