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神雕俠侶》將男女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全書緊緊圍繞著一個「情」字,講述了一個又一個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
細看過《神雕俠侶》的讀者會知道,書中的主角楊過豐神俊朗、機智瀟灑,惹得無數女子芳心暗許,就連郭家大小姐郭芙也難逃「魔爪」。
至于楊過,他對郭芙似乎也有感覺,可郭芙戰死之際,楊過為何突然袖手旁觀?
在《神雕俠侶》的開篇,金庸就以李莫愁和陸展元的孽緣作為楔子,拉開了這部傳奇故事的帷幕。
隨著劇情不斷地發展,小龍女、程英、陸無雙、公孫綠萼、郭襄都被楊過所迷,她們有的為了楊過香消玉殞、有的為了楊過終身未嫁,唯有小龍女與楊過歷經了16年的相思之苦,二人終在神雕的末尾久別重逢、相依相偎。
初讀《神雕俠侶》的時候,一直以為唯有郭芙對楊過免疫。是呀,郭芙不像程英陸無雙那樣孤獨終老,也不像郭襄那般遁入空門,她反而早早地嫁給了如意郎君耶律齊。耶律齊一表人才、文武雙全,又憑借自身的實力奪得了丐幫幫主之位,郭芙也一下子水漲船高,成了名動江湖的丐幫夫人。
如此看來,郭芙理應心滿意足才對。可在襄陽城大戰之中,郭芙望著楊過浴血奮戰的身影卻浮想聯翩了起來。書中是這麼寫的,二十年來,她一直不明白自己的心事,每一念及楊過,總是將他當作了對頭。實則內心深處,對他的眷念關注,固非言語所能形容,可是不但楊過絲毫沒明白她的心事,連她自己也不明白。此刻障在心頭的恨惡之意一去,她才突然體會到,原來自己對他的關心竟是如此深切。「他沖入敵陣去救齊哥時,我到底是更為誰擔心多一些啊?我實在說不上來。」
你看,一向飛揚跋扈、趾高氣揚的郭芙居然也深愛楊過,只不過直到此時此刻才猛然醒悟,真是讓人感慨萬千。
13年后,忽必烈率領蒙古大軍卷土重來,郭芙最后跟著郭靖黃蓉一起死在了襄陽城。
原來在《倚天屠龍記》,身為讀者的我們被書中這麼一句話驚得瞠目結舌。金庸寫道,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
金庸用這麼寥寥幾字,講述了郭靖、黃蓉、郭破虜的結局,而郭襄因為追尋楊過遠在千里之外,這才逃過了一劫。
眼尖的讀者會注意到,金庸提及了郭靖一家,為何唯獨不見郭芙的身影?盡管金庸在《倚天屠龍記》里對郭芙只字未提,但我們仍能根據原文留下來的設定,去窺見郭芙的未來。
筆者認為,郭芙極有可能跟著父母一同為國捐軀。
首先,郭芙雖然武功平平,是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草包,但她身為郭靖郭大俠的女兒,性情剛烈,絕不是一個貪生怕死之人。
其次,郭芙頗有膽色,早在神雕時代就做了不少大膽之事。她可以在暴怒之下揮舞利劍,硬生生斬斷楊過一條手臂,也可以拾起地上斷了的桌腳,喊上武氏兄弟和金輪法王拼命。
因此,當蒙古韃子攻破襄陽城蜂擁而至之時,郭芙同樣毫不懼色,她率領三百精兵親臨戰場,最終寡不敵眾,死在了蒙古人的刀兵之下。
聽聞忽必烈的大軍包圍了襄陽城,此時此刻的楊過又在何處,為何選擇了袖手旁觀?
要知道的是,楊過在神雕時代多次相救了郭芙,有幾次甚至是舍生忘死。盡管楊過後來帶著小龍女歸隱江湖, 但通過楊過后人黃衫女在倚天時代的舉動來看,楊過一家仍是暗中關注著江湖里的風吹草動。
既然這樣,該如何解釋郭芙戰死之際,楊過無動于衷的舉動?
其實,如果此時楊過的武功淪為平平無奇,是不是就能解釋楊過為何袖手旁觀,只因他也鞭長莫及、愛莫能助了。
原來楊過有兩門絕招,一門絕招喚作玄鐵劍法,另一門殺手锏喚作黯然銷魂掌。
在襄陽城大戰之中,楊過曾手持長劍和金輪法王對決,書中是這麼寫的,兩股巨力再度相抗,喀的一響,楊過的長劍斷成數截,國師的雙輪也自拿捏不住,脫手飛出,跌下高台,砸死了三名蒙古射手。
楊過心下暗驚:‘一十六年來,我一直不使玄鐵重劍,今日可當真忒也托大了。’
也就是說,若沒有玄鐵重劍作為加持,楊過的玄鐵劍法根本無法發揮威力。可根據《倚天屠龍記》的設定來看,楊過將那柄玄鐵重劍贈給了郭靖黃蓉,以便他們二人能夠打造「倚天屠龍計劃」。
再看黯然銷魂掌,這套掌法威力驚人,主要在于楊過具備萬念俱灰的頹廢心境。只要足夠黯然神傷,這門掌法的威力就會越大。
然而,若楊過欣喜若狂,這門掌法的威力就會大減,甚至無法施展。那時楊過為了救出被挾持的郭襄躍上高台和金輪法王以命相搏,金庸寫道,楊過面臨極大險境,數次要使出黯然銷魂掌來摧敗強敵,但這路掌法身與心合,他自與小龍女相會之后,喜悅歡樂,那里有半分‘黯然銷魂’的心情?雖在危急之中,仍無昔日那一份相思之苦,因之一招一式,使出去總是差之厘毫,威力有限。
在忽必烈率領十萬鐵騎包圍襄陽城之時,楊過已和小龍女共度了13年的蜜月,試問此時的楊過還有黯然神傷之情麼?
答案顯而易見。
沒了玄鐵重劍的加持,又沒了黯然銷魂掌的威力,楊過又怎能殺進襄陽城救出郭芙?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