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妃對甄嬛的算計,從第一次相見時就開始了。
01
「我第一次見到她的臉,就知道,她一定能幫我這個忙。」
端妃說的這個「忙」,當然是幫她扳倒華妃。要知道,甄嬛進宮之前,華妃跋扈,又認定是端妃害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她的日子并不好過。
在劇中,還有華妃氣沖沖跑到端妃宮中,對臥病在床的她進行侮辱,還賞了一巴掌。看似同為妃子,同樣出身武將之家,華妃在后宮呼風喚雨,無限風光,端妃卻終日纏綿病榻,凄慘萬分。換做是誰,都會恨。
華妃小產的真相劇中也交代的清清楚楚,端妃只是背鍋俠,真正的幕后黑手是皇上和太后。四大爺雖然是真的喜歡華妃,但她的哥哥年羹堯功高蓋主,皇上早有心收拾他,必然不會讓年世蘭生下皇室血脈。
所以,華妃當日在王府懷孕,端妃給她的安胎藥,實則是一碗被動了手腳的墮胎藥。她把矛頭指向端妃,命人給她灌了一碗紅花,讓她再也不能生育了。
這里面的真相,端妃身在其中怎會看不明白,可她不能說。一是沒有證據,即使說出來華妃也未必相信;二來即使自己的話華妃信了,四大爺和太后也不會繞過自己,是自尋死路。
所以,她只能選擇閉嘴,利用皇上的愧疚之心,保全自己的性命,以待來日。
02
為什麼說,端妃與甄嬛的第一次見面,就起了算計之心?
甄嬛選秀時,一抬頭就驚艷了皇上,也震驚了太后,因為她長得與純元有幾分相似。而純元皇后這個全劇沒有出現過的女人,卻貫穿全劇始終。
從王府出來的端妃,怎會不知道甄嬛長得像純元,可是她從來沒有對甄嬛吐露過一個字。而甄嬛誤穿故衣被軟禁后,才從崔槿汐嘴里得知了真相。試想,如果甄嬛早知道自己是純元周邊,便不會對皇上付出太多真心,也就能對皇后的算計有些準備。
端妃知道以甄嬛的容貌一定會被寵,所以她幾次在甄嬛危難時出手相助,其目的從一開始就不是真心,而是為了利用,為了有朝一日甄嬛盛寵能與華妃對抗。
端妃對甄嬛的第二次算計,就是為自己爭得了溫宜公主得撫養權。端妃第一次出場,就是在溫宜公主的生日宴上,她把自己陪嫁的項圈送給了溫宜,讓眾人都看到了她對溫宜公主的喜愛。又在一次雪地里,不顧自己的病軀抱住了差點滑倒的溫宜,還三番五次在甄嬛面前夸溫宜可愛。
在華妃倒台后,端妃暗示甄嬛,溫宜有襄嬪這樣一個母親可惜了,「別學得她母親那樣刁滑就好,耳濡目染,只怕是不行的。」
甄嬛立馬明白了端妃的意思,說出來「若是能為她換一位母親」
的話,端妃就知道自己的目的達成了。在襄嬪死后,甄嬛就向皇上建議,讓端妃撫養了溫宜公主。
03
端妃對甄嬛并非真情,甚至對甄嬛多有不滿。
在四大爺病重時,甄嬛曾訓斥六宮妃嬪,不經自己允許不可以私自探望皇上。端妃站在甄嬛身后說了一句,「你何須這樣疾言令色」。在她看來,此時的甄嬛已經不是從前任由自己算計、利用的小嬪妃,而自己這個皇貴妃,不過是空有頭銜,而依附于皇上生存的她,當然希望四大爺能好好活著。
可甄嬛對皇上的狠,她不是看不明白,只是知道自己沒辦法阻攔而已。這弱弱的一句話,只是稍微表達了一下自己心中的不滿。
新帝登基后,甄嬛成了后宮權力最大的太后,端妃和甄嬛之間的利益鏈也就斷了。昔日的好姐妹,如今都看清了對方的心思,雖不再是好友,但也沒有再繼續斗下去的必要,默默的疏離,安享自己的晚年是最好的選擇。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