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妃引薦頌芝,這個看似「賢惠」的舉動,讓皇上那麼反感?
皇上喜歡華妃,就是喜歡她那真摯的熱情和旺盛的生命力,但是當華妃拋棄她這個優點,非要去學宜修那「不得已賢惠」的時候,也就是她最被皇上嫌棄的時候。
今天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華妃引薦頌芝這件事,到底戳中皇上哪塊逆鱗了?
起因是開朝會的時候,甄遠道和鄂敏彈劾年羹堯種種不法行為,然后皇上聽完,說了一句「茲事體大,朕要從長計議,明天傳張廷玉和隆科多覲見」。
皇上的潛台詞是現在人太多,很多事不方便說,以免泄露風聲,明天讓張廷玉和隆科多來養心殿,朕再細聊,這種態度,本身就代表著「倒年」這件事的事態升級。
于此同時,皇上也讓蘇培盛傳話,說暫時不去華妃那里。
就我的理解,暫時的冷淡,只是為了保護華妃,讓華妃盡可能地和「倒年」這件事切割。
她知道的越少,以后受到的傷害就越小。
但是華妃,從來就不是一個政治嗅覺很靈敏的人,皇上讓她避嫌,她不僅不避,還要細細詢問皇上身邊的人,然后得出的結論是:皇上受「奸臣」蒙蔽,對年羹堯起了疑心,所以連帶對她也冷落了。
就是華妃的心中,完全沒有年羹堯貪贓枉法,罪有應得的概念,她就覺得是有小人嫉妒他們兄妹倆得寵,所以要陷害他們。
然后她得出的結論是:人人能說的話,本宮卻不能說,那本宮就要找個人,替本宮開口。
但是華妃的結論本身就是錯的。
什麼叫「人人能說的話,本宮卻不能說」,難道人人都有資格為年羹堯求情?
甄遠道和鄂敏彈劾年羹堯,是職責所在,你是后宮嬪妃,不得干政,皇上都讓你避嫌了,你又瞎摻和什麼,還把自己的貼身婢女送上去,是把皇上當傻子嗎?
華妃送頌芝的時候,又特別湊巧,正好皇上和張廷玉和隆科多開小會,討論到底怎麼處理年羹堯這件事。
張廷玉彈劾年羹堯偽編名色,私占鹽池,這已經是很嚴重的罪過了,然后隆科多還殺人誅心,說年羹堯囂張跋扈,給各地督撫的咨文,語氣一如皇上,這就是想年羹堯死呀!
但是皇上說,年羹堯本是朕的包衣奴才,朕也不欲與他君臣情分斷絕。
我覺得這里皇上的心情,和《雍正王朝》中的雍正一樣,本來都不想殺年羹堯的,一開始想的是罷官、論罪、流放,可能皇上也不想別人議論他刻薄寡情,忘恩負義,是年羹堯一直不知收斂,最后才痛下決心,不殺不行。
就在這麼緊要的節骨眼,華妃送上頌芝給皇上獻茶,搞的皇上特別無語,然后停頓了半天說了一句:你這身衣服不錯!
你看皇上,不管接受別人,還是拒絕別人,都特別有技巧性:當初浣碧勾引他,皇上拒絕浣碧就說:綠衣嬌俏,但是戴粉色花朵,又著粉鞋,未免俗氣,其實就是說浣碧太俗,他看不上。
那接受頌芝呢,實在沒辦法夸了,只能說:嗯,衣服……衣服還不錯……衣服還可以看看……
但是皇上原本抗拒此事,為何要接受頌芝呢?
因為他不想「倒年」的消息泄露出去。
前面大會改小會,可以理解成人多口雜,怕有年羹堯的眼線事先去報信。
那華妃送上頌芝也是一種試探,她送上頌芝明顯就是想讓頌芝替年羹堯說話,如果皇上碰也不碰頌芝,原封不動地退回,那年羹堯立馬就會警惕,這樣皇上行動的窗口期就會縮短。
所以皇上為了怕消息泄露,就不得不寵幸頌芝,但是這份憋屈,肯定要全算在華妃頭上。
然后搞笑的事情來了,華妃把頌芝送上皇上的龍床之后,晚上一夜沒睡好。
華妃說:以前麗嬪和曹貴人投靠本宮,本宮也提拔她們,但是把女人送到皇上床上這件事,本宮還是頭一次。
這句話什麼意思?
華妃作為宮里的小頭目,給皇上引薦低階嬪妃,這是符合規矩的,就像甄嬛給皇上引薦安陵容,皇上就根本不會生氣。
但是把貼身丫鬟直接送到養心殿去,在皇上辦公務的時候,直接把女人送到他的床上去,這是什麼性質?
這是直接諷刺皇上是好色的昏君,就昏聵至此嗎?
華妃還說什麼:本宮真希望聽到皇上說不喜歡她,讓她離開,但是如此,又與大計無益。
對于這種做法,導致皇上的策略改變了,他原本是想讓華妃避嫌的,現在反過來,反正她不肯避嫌,索性利用華妃來麻痹年羹堯。
蘇培盛是皇上肚子里的蛔蟲,還說:華妃娘娘已變得賢惠了。
皇上說:她要給朕看她的賢惠,朕就看看。
為啥這話聽著那麼刺耳?
因為這就是皇后宜修會做的事情。
皇上最討厭的,就是宜修那「不得已的賢惠」,其實這賢惠里充滿了謀求和算計。
如今連華妃也來搞這套,她放棄了自己在感情中的最大優勢,又學了敵人最拙劣的招數,導致了皇上的厭惡和鄙夷。
然后華妃還要在皇上面前裝賢惠,明明暗地里恨的牙癢癢,而且每次頌芝侍寢后還要給她喝「避子湯」,但是在皇上的面前卻說:大家都是姐妹,你站著吃本宮也不安心呀!
這不就是宜修的做派嗎?
一模一樣呀!
皇上:不行了,想yue,但是又不好明著吐,還要趁著漱口的時候吐一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