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雖被稱為「射雕三部曲」的終結篇,同時其劇情確實是承接《神雕俠侶》一書,但二者之間的關聯并不緊密,究其原因就在于金庸并沒有將《神雕俠侶》結束到《倚天屠龍記》正篇故事開篇的故事完整地寫出來。
他不過只是在連載版《倚天屠龍記》第四回中提到一句:「元代中土淪于異族,百姓[呻·吟]于蒙古的鐵蹄之下,陷身于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抵抗官吏殘暴,勉力自保,是以文事凋零,武學一道,反而更加光大。江湖間奇人異士,所在都有,比之宋末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之世,武功固更見精進,而驚心動魄,可歌可泣之事,也是書之不盡。」
(楊過、小龍女劇照)
這段故事就這麼一筆帶過了,前代主角楊過甚至都沒有像郭靖那樣成為新一代主角的人生導師般的存在,就這麼失蹤了,而后世武林中若不出現一些與他相關的角色,那這部「續篇」性質的作品無疑是難以讓讀者滿意的。
所以有人認為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陽頂天極有可能是楊過之子,這種說法是否合理?
金庸的故事之所以能在成百上千的武俠小說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他十分注重「傳承」二字,他寫的不是一部又一部獨立的故事,而是通過「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以及《越女劍》這十五部作品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武俠世界觀,各部作品之間是存在關聯的。
比如《越女劍》中越女阿青所用的那套劍法後來就傳到了韓小瑩手中,而韓小瑩則將那劍法傳給了郭靖。
又如《神雕俠侶》中提到了「劍魔」獨孤求敗這位高手,《笑傲江湖》中又讓劍魔的傳人風清揚登場,甚至到了《鹿鼎記》中,金庸還在借澄觀大師之口提及這位高人的名字,他是這麼說的:「古人說道,武功到于絕頂,那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
(令狐沖劇照)
如你所見,他還提到了《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所以這種「傳承」才是金庸故事最大的魅力。
然而從《倚天屠龍記》的劇情來看,那古墓派的傳承似乎就缺了一代人,從楊過到黃衫女,中間應該還有一代人。
畢竟黃衫女子登場時,金庸就特意強調了她的年齡:「悠揚樂聲之中,緩步走進一個身披淡黃輕衫的女子,左手攜著一個十二三歲的女童。那女子約摸二十六七歲年紀,風姿綽約,容貌絕美,只臉色太過蒼白,竟無半點血色。」
哪怕古墓派女子的年齡不可從外貌窺探,即便黃衫女已有四五十歲,她與楊過之間也應該還差著一代人。
陽頂天就有可能是楊過的兒子,黃衫女的父親,這一點從黃衫女的各種舉動也能看出些端倪。
如果說黃衫女第一次登場是因為史夫人與史紅石前去投奔她,與張無忌無關,那麼她在屠獅大會上出手,就純粹是在幫張無忌了。
從旁觀者的視角來看,黃衫女作為古墓派傳人,本不該與峨眉派有任何的私人恩怨,所以她完全沒有理由幫張無忌去救謝遜,更不會為了謝遜去與周芷若火拼。
所以她幫謝遜的理由,或許是因為他們之間有著某種特殊的關系,比如謝遜是她父親的部下,或者說,她早年間與謝遜有舊情。
(黃衫女、張無忌劇照)
這一點從她對謝遜說的一句話也能看出來,當謝遜誠心懺悔時,黃衫女的態度就十分耐人尋味:「謝遜雙目雖不能見物,但于周遭一切情景卻聽得十分明白,上前一揖,說道:‘姑娘救我父子二人性命,深感大德。這位周姑娘若不悔悟,多行不義,終有遭報之日。求懇姑娘今日暫且饒她。’黃衫女子道:‘金毛獅王悔改得好快啊!’」
仿佛她十分了解謝遜的為人,這句話頗具諷刺意味,不過金庸沒有讓謝遜回應她,畢竟謝遜此時已經決心皈依佛門,他不愿再辯解什麼也合情合理。
若黃衫女的行為還無法證明陽頂天與楊過的關系,那麼陽頂天的遺書或許更有說服力。
倚天時代的武林格局十分明朗,正派是以少林、武當、峨眉、崆峒、崑崙、華山為尊,而邪派則是明教,雙方勢不兩立。
明教為何如此招正道群雄痛恨?書中借張三豐之口提到過這麼一段設定:「魔教中人規矩極嚴,戒食葷腥,自唐朝以來,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領方臘在浙東起事,當時官民稱之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兩大規律,傳之已達數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對魔教誅殺極嚴。」
(陽頂天劇照)
曾經的明教就是一幫無惡不作的人,確實值得被正道群雄打壓。
然而在陽頂天成為教主之后,他們變了,至少楊逍是這麼說的:「天下百姓苦難方深,人心思變,正是驅除韃子、還我河山的良機。昔年陽教主在世,日夜以興復為念,只是本教向來行事偏激,百年來和中原武林諸派怨仇相纏,難以攜手抗敵。」
陽頂天把明教變成了抗元的組織,他們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面,其實立場是與正道群雄一致的。
而陽頂天也在自己的遺書中提到過這麼一句:「本教雖發源于波斯,然在中華生根,開枝散葉,已數百年于茲……本教誓與周旋到底,決不可遵波斯總教無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為主。圣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華明教即可與波斯總教分庭抗禮也。」
(張無忌劇照)
他為了對抗朝廷,不惜違背波斯明教的指令,所以他為何要這麼做?只有一種可能,他是楊過之子,他是被楊過派去打入明教內部的「細作」,他那大九天手極有可能就是無需黯然情緒的黯然銷魂掌。
事實上連載版中的陽頂天是叫「楊破天」,金庸似乎也是在暗示他的身世可能與楊過有關。
如此一來,諸如「古墓派的傳承」「陽頂天抗元的原因」「黃衫女救謝遜的理由」便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