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的醫生生活》(下文簡稱《機醫》)和《機智的醫生生活2》(下文簡稱《機醫2》),是被提及最多的熱劇之一。
《機醫2》在韓國首播收視率就破10%,之后收視率一直穩居在兩位數;來到豆瓣,評分同樣一直穩居9.5分以上。
但跟韓網一樣,國內觀眾對它也是兩極化的態度:喜歡的舍不得它完結;對它不感冒的,用韓網的話說「真的不是我的菜」,不會故意來打差評但也不會追著看。
《機醫2》跟市面上絕大多數劇集的風格截然不同。它不是什麼特別的題材,沒有夸張的噱頭,也沒有強情節和強沖突,的確不符合快餐追劇觀眾的偏好。但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麼也會有那麼一大批觀眾對它如癡如醉?身邊的一個朋友甚至說:更新了都不舍得看,每天就睡前才舍得看一會兒,好撐過這一天。
是因為它是好看的職場劇嗎?事實上,每一次看到有人拿《機醫》《機醫2》當職場劇的范本,我腦子里就冒出問號:這似乎沒有夸到點子上啊。
如果我們從嚴格職場劇的角度審視《機醫》《機醫2》,那麼無論是日本的《白色巨塔》、韓國的《好醫生》甚至是國內的《心術》,都比《機醫》《機醫2》更逼近醫生職場、醫患關系的真實。
《機醫》《機醫2》的律帝醫院,就是一個烏托邦。它是韓國頂級的私立醫院,但大門向所有無論貧富的病人敞開,很少看到人滿為患的場景;每天幾個醫生主人公都會遇到各種棘手的案例,但基本每一集結束時都一一解決了,幾乎不可能有醫療矛盾或醫療事故出現;患者如果經濟困難看不了病,就有神秘的「長腿叔叔」
坦白講,當長腿叔叔一出來,我就沒打算將《機醫》《機醫2》當做一部醫療職場劇看了。因為對于「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劇集尋求的是這種大善人的私人救濟,而非體制性的反思,它對醫療系統的呈現必定是淺層次的。
「長腿叔叔」幫助無力支付醫療費的病人
《機醫》《機醫2》的魅力,不局限于職場部分。它講述的是五個40歲中年人的工作、友情和生活,只不過很湊巧,這五個中年人的職業是「醫生」,于是就有了大篇幅的醫院內容的呈現。
劇中的職場是理想化的,但這并不意味著醫療部分是懸浮的。誠如導演申源浩所說:「我們講述的故事會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刻畫出的角色即便有些不切實際,也應該是‘好人的集合’。如果說幻想,那我希望這個世界全是好人。也許顯得過于理想主義,但我想給觀眾最溫暖的安慰。」
在醫院這個充滿生離死別的地方,是很能體現人性善惡的。申源浩選擇的是「好」的那一面,他想要刻畫的既是理想的醫患關系,更是理想中的人際關系——醫生是好人,患者是好人,好人治愈好人,好人感恩好人,好人給好人帶來共振,好人給好人送去力量……
充滿共情力的醫生
這種單純的、潔凈的「好」,似乎會削減人性的復雜性;但《機醫》《機醫2》的主創者對「好」持有強大的信念感——他們是真的認為存在這樣的世界,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
因此,劇集反而給觀眾帶來強大的安全感——這是一個好人當道、好人為主、好人好報的世界,觀眾不用擔心好人遭遇殘酷的背叛、傷害和凌辱,因為好人背后總站著支持他的好人。看多了也經歷過腹黑學,受夠了替主人公或替自己提心吊膽,《機醫》《機醫2》能夠撫慰觀眾脆弱的心靈。
劇集圍繞五人組的故事展開,他們分別是胰腺外科的李益俊(曹政奭 飾),兒科的安正元(柳演錫 飾),胸外科的金俊完(鄭敬淏 飾),婦產科的梁碩亨(金大明 飾),神經外科的蔡頌華(田美都 飾)。雖然演員都保養得很好,但劇里的他們是40歲出頭的中年人了。
在醫院里,他們都是各自學科的領頭人,業務能力出類拔萃,人人敬仰;職場上沒什麼爾虞我詐、妒忌攀比,他們也不太需要看人臉色做事。總之,人到四十,他們是職場贏家了。
五人都是教授級別的醫生
這很容易讓劇外的中年觀眾進行自我對照:40歲左右的我們,在干嗎呢?
飾演梁碩亨的金大明,也飾演了職場劇《未生》里營業3組的金代理。金代理工作多年,勤懇又賣命,但就他跟他領導吳尚植科長還沒升上去。
讓人無比羨慕的,還有他們的友誼。他們從大學時就認識,20年過去了,五個人仍然在一塊,他們在同一所醫院工作,關系更熟識更親密更自然了。
在彼此面前,他們保持著最本真最幼稚的那一面;他們個性迥然,相互嫌棄,卻有著過命的信任;無論是單身了戀愛了還是有孩子了,他們還是保持著聚會的頻率,甚至還組了一個樂隊,每一集都給觀眾帶來一段樂隊表演……
李益俊給疲憊的蔡頌華「充電」
金俊完和梁碩亨為搶遙控扭打成一團
每一集都有一場樂隊表演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朋友,可令人嘆息的是,朋友是會走散的。
五人組大學時偶然相識
《機醫》《機醫2》里恒定的善的世界、恒定的友誼,讓中年人在深夜一邊羨慕,一邊感傷不已。
一提到人到中年,人們腦海里很自然聯想到的就是「中年危機」,以及各種糟心事,諸如房子太小不夠住但又買不起大房子、夫妻感情七年之癢、孩子青春叛逆期不聽話、職場卡在半山腰……疲憊與焦慮已經默認為是中年的底色。
可《機醫》《機醫2》為我們呈現的,是完全不同的中年圖景。《機醫》里,李益俊離異有一個孩子,梁碩亨離異無孩,安正元一心想當牧師,蔡頌華和金俊完都還單著呢。到了《機醫2》,兜兜轉轉,五人組的感情總算是漸漸有了眉目,但也是不疾不徐,一切都是心之所向。
置換一下語境:如果我們身邊有人40歲了還未婚未育,估計大家忙不迭地就將「剩男」「剩女」的標簽貼上去了,催婚的聲音也會不絕于耳。
但劇中沒有夸張的催婚,也沒有歧視。人到四十仍然自在得不得了,單身的話就好好享受一個人的生活。就像蔡頌華時不時去露個營,不覺孤獨,怡然自樂。
一個人的露營也挺不錯
「不合群」的梁碩亨喜歡一個人看綜藝
這是讓人羨慕的生活狀態,不受「什麼年紀做什麼事」的束縛,而是在任何年齡都有底氣、有自信,同時也很自在地去做任何事。豆瓣短評上的一個點評言之有理:「40歲也可以陽光明媚,堅持自我,貢獻力量,機智生活。
」
五人組的工作、生活、友情、愛情……是人到中年的我們想象過且渴望擁有的理想狀態。但大多數人的中年生活并不是這樣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需要一點影像的慰藉,想象那是我們的另外一種生活,并由此受到鼓勵,慢慢地靠近那種理想中的「機智生活」。
《機醫》《機醫2》就像一杯香醇咖啡,它讓我們有味覺上的苦澀,但又讓人迷戀它的醇厚幽香。我完全可以理解一些年輕觀眾對它的不感冒,我也挺懷念無憂無慮的階段。可沒辦法,人到中年識盡愁滋味,自然就會愛上這杯咖啡的暖胃暖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