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是香港街頭一家很兇的店,從老闆到店員,脾氣統統火爆。就連店里的規矩也仿佛在拒人于千里之外。
但它一點兒都不缺客人,門口經常排著長隊,哪國的人都有。因為它們家牛腩真的好吃,也因為老闆真的很傳奇。
從街頭橫行霸道的黑社會大哥,到蝸居小店里整天與牛腩為伍的小老闆,暴脾氣的九哥從不是為了賺錢,更不是為了出名。他只是把內心最深處的柔軟,留給了身邊最值得的人。
九哥(潘權輝)是香港有了名的火爆老闆。
你有看過老闆坐在一進門的收銀台前,桌子下面就是一根鐵棍的嗎?
一言不合就抄家伙!
老大以前是黑社會,就在這條道上混。這鐵棍,幾十年一直在。就防哪天以前道上人闖進來鬧事。
媒體跑來采訪,記者點菜時,順口問了句:這牛爽腩和牛坑腩有什麼差別?
「就是一部分,就這麼簡單!有什麼分別?我不知道有什麼分別!」這一來大家都懂了,自己先做足功課,老闆可沒什麼耐性。
知名美食專家上電視不點名批評九哥的店,九哥也不點名,直接炮轟回去:
「現在香港有些所謂的食家,是誰就不說了,說她出名?反正我覺得沒什麼厲害的地方!」
懟過記者,再懟知名美食專家
都說顧客是上帝。有食客投訴牛腩太韌了,不好吃!
九哥這回總該聽進去一點吧(想太多,沒有的事):「你不喜歡吃!那下次就別來吃。我又沒有拿著槍指著你,要你進來。」
不過九哥覺得現在已經很不錯了。
「我現在脾氣好了很多,
要換做以前,打了再說!」
這脾氣還了得,十足的江湖氣味
別人問他:「你還在這里做什麼不起眼的街頭巷子的小餐館老闆啊?」
九哥開始總是不耐煩:「窮啊」
說完安靜的轉過身,淡淡的來了句:「是為了阿媽。」
一個漢子,曾經的黑道大哥,瞬間軟了下來。
是否,那些暴脾氣的人,只是把最深處的柔軟,留給身邊最值得人。
全香港最難找的店鋪可不是虛名的!要轉過多少個彎?再爬多少個台階?穿過多少個巷子?
才能尋到,眼前這條窄小的弄子,
九哥的店,九記牛腩就在這里:
歌賦街21號。
很多游客找了4、5個小時,店都關門了。
排了百米長隊,什麼膚色的人都有。日語、西班牙語、英語、阿拉伯語.....空氣里都混著聯合國的味道。
店外挨著停滿了豪車,
眼睜睜看著交警開罰單貼車上,
也不管!
就為了這一碗面......
進店前要先看規矩!
1.店內就6張桌子。集齊人數才可以入座。不能進店等。
2.不設留座,沒有外賣一說。
3.攜帶行李箱、嬰兒車的自行繞道。
4.不刷卡,不收角分,不設找零,只收港幣現金。
5.設最低消費。
還沒見到九哥真人,先過關斬將了再說。 能進店內的,毫不懷疑老闆以前是混道的。店鋪都自帶脾性。
而第六項規矩,則是九記的營業時間。
在晚上最忙的時間點19:15——20:30,不管門口排著多長的隊伍,都會關門。
這是要做什麼?——讓員工吃飯!
不懂的人說:你九哥耍大牌!可在九哥眼里,店里的伙計就是一起打天下兄弟,自家人不能餓肚子。
外人說,這麼有個性的店。九哥你這些脾性都是哪兒來的?
60、70年代是香港黑社會橫行的時期,街頭都是小混混(行話古惑仔)的天下。潘權輝也混得有頭有臉,身邊兄弟都在賣白粉,道上人都得喊他一聲「九哥」。
那時候九哥的話誰敢不聽。「九哥」二字,在中環也是風生水起。可就在這時候,阿爸去世了。留下了一家牛腩面店。
當時的九記只是一個鐵皮檔,九哥的兄弟姐妹沒人愿意接手。做這個又累又沒面子。
阿媽愁的每天睡不著。總是一個人坐在床邊發呆。
幾十年前的鐵皮檔
沒想到最不可能的人,
黑社會老大:九哥,
最后站了出來 「我來吧。」
他說:為了阿媽。
這一做,就是30年。
從前在街頭巷角,
身后跟著一群兄弟保駕護航的大哥,
從這一天開始,
變成了起早貪黑在廚房忙碌的小店老闆。
每天都要摸幾把牛腩,
掂手里看看進貨的好壞。
這麼大的家伙,
全靠自己的臂力從鍋里拎上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