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金庸的武俠小說總會油然產生一種史詩感,只因金庸的15部著作都在他的巧妙架構之下融為一體。因此,就算是同一門武功, 也能頻頻在金庸的小說里找到不一樣的故事。
好比降龍十八掌,這門武功曾出現在天龍時代,被蕭峰施展得爐火純青。不管是大戰聚賢莊還是少室山一役,蕭峰都能憑借降龍十八掌力挫群雄,給讀者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在射雕時代,降龍十八掌成了郭靖的主要輸出手段。在歷經數十年如一日的勤學苦練之后,郭靖還將降龍十八掌與《九陰真經》、天罡北斗陣融合在了一起,一經施展不但戰斗力翻一番,還有「以一化七」的妙境。
你可能不知道,在倚天時代,仍有一人練成了降龍十八掌,不過此人卻害死了郭靖黃蓉。
看過《倚天屠龍記》的讀者會知道,這一部武俠小說嚴格上來說并不算是《神雕俠侶》的后續之作。原來《倚天屠龍記》被金庸強行跳過了數百年的時間,隨著楊過退隱、郭靖戰死,金庸倒像是在講述另外一個故事,他花費大量的筆墨描寫了何足道、俞岱巖和張翠山,卻對楊過、小龍女只字未提。
至于郭靖黃蓉,金庸則用一段話一筆帶過: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費解,郭靖的武功修為到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境界,就算讓他單槍匹馬地沖鋒陷陣也能力挽狂瀾。
其次,郭靖熟讀岳飛留下來的兵法《武穆遺書》,加之黃蓉在一旁鼎力相助,郭靖理應將襄陽城守得固若金湯才對。
初讀《倚天屠龍記》的時候,我們的確被這個問題所困擾。但隨著我們漸漸長大,讀者們才赫然發現,原來金庸之所以將郭靖寫死是為了沿用真實的歷史,只因忽必烈的確率領鐵騎踏平了襄陽城。
可若用武俠故事去闡述的話,忽必烈又怎麼能擊敗俠之大者郭靖呢?常言道:日防夜防、家賊難防,襄陽城之所以會被忽必烈攻破,無非是郭靖的家里出了叛徒。
這個叛徒不但練成了降龍十八掌,還對襄陽城的糧草、守衛了如指掌。他眼見大軍壓境,竟生了貪生怕死之念,最后暗中通敵,害死了郭靖黃蓉。
在神雕的開篇,郭靖黃蓉追擊李莫愁的時候,偶遇了故人之子楊過。李莫愁逃竄之后,郭靖將楊過和武氏兄弟一起帶上了桃花島,打算將一身武功傾囊相授。
哪知黃蓉敏感多疑,她搶了楊過當徒弟,卻瞞著郭靖不教楊過一招半式。另一邊的武修文、武敦儒則跟著郭靖苦練多年,最終練成了降龍十八掌。
時隔多年,當20歲的楊過來到大勝關英雄會的時候,他親眼目睹了武敦儒施展的降龍十八掌。書中是這麼寫的,武氏兄弟又驚又怒,雖赤手空拳,并不懼怕。武敦儒左掌橫空,擺著降龍十八掌的招式;武修文卻右手下垂,食指微屈,只要敵人攻來,就使一陽指對付。
顯而易見,盡管武敦儒的資質平庸,但在郭靖填鴨式的教導之下,此時的武敦儒算是練成了降龍十八掌。
不過你可能沒想到,武敦儒、武修文兩兄弟卻是出賣郭靖黃蓉之人。可別以為筆者無中生有,早在神雕時代,武氏兄弟就有了臨陣脫逃的征兆。
那時黃蓉懷有身孕敵不過金輪法王,幸得楊過、小龍女出手相助。此時的楊、龍二人尚未領悟雙劍合璧的妙境,哪里會是金輪法王的對手?
就在這個時候,武氏兄弟卻連聲催促:「師娘,咱們先走吧,你身子不適,須得保重。」黃蓉初時不理,聽他們催得緊了,怒道:「為人不講‘俠義’二字,練武有何用處?活在世上又有何用處?這楊過強過你們百倍。哼,你兄弟倆好好想一想吧!」
有意思的是,到了百年之后的倚天時代,蒙古人已經統一了中原,但武氏兄弟的后人卻在崑崙山莊成了大戶人家,還企圖欺哄張無忌,以便知曉謝遜的藏身之處,繼而奪得屠龍寶刀。
要知道的是,郭靖的兒子郭破虜肩負保管屠龍寶刀的任務,可他都沒有逃出襄陽城,武氏兄弟及其家人又是怎麼躲過蒙古人的刀兵,其后人還成了后世江湖的反派人物?
答案只有一個,武氏兄弟就是叛變投敵、出賣師父師娘之人。
而且根據連載版《倚天屠龍記》的設定來看,武敦儒逃出襄陽城之后,還收了一個魔頭當徒弟。
書中是這麼寫的,張無忌道:「義父跟我說,他只會得十八掌中的三掌,是跟一位江湖隱士學的,但他總覺得其中的變化有點不大對頭,想是其中真正奧秘之處,那位隱士也是沒有體會到。」
原來金毛獅王謝遜曾得一位隱士傳授了三招降龍十八掌。這位隱士是誰?他極有可能就是出逃的武敦儒。武敦儒練成了降龍十八掌的招式,卻始終無法領會降龍十八掌中的真正奧義。
其次,在出賣郭靖留得一條性命之后,武敦儒卻擔心遭來中原武林的追殺,這才隱姓埋名、浪跡天涯。
武敦儒逃亡途中偶遇了謝遜,眼見謝遜資質尚可,武敦儒當即就傳授了謝遜降龍十八掌的三招。武敦儒哪里會知道,謝遜為了嫁禍成昆,竟成了一個濫殺無辜的魔頭。
倘若金庸能將這一段隱藏劇情鋪開來寫,恐怕又是一部蕩氣回腸的武俠巨作了。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