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的原著,和電視劇有所出入。北離有聞名天下的北離八公子。原著中百曉堂有一個公子榜,上面有一首詩:
「風華難測清歌雅,灼墨多言凌云狂。柳月絕代墨塵丑,卿相有才留無名。」槍客緩緩念叨。
這首詩中寫的正是北離的八位絕世少年,他們分別是城府極深的風華公子,風雅精致的清歌公子,一口三舌的灼墨公子,狂傲放蕩的凌云公子,容顏絕代的柳月公子,其貌不揚的墨塵公子,才華絕世的卿相公子,以及空缺暫留的無名公子。
而蕭若風便是這里面城府極深的風華公子。
他不僅僅是北離八公子,更是李長生最得意的弟。
他的身份尊貴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北離的皇子,更是因為他是學堂的小先生。
他城府極深,不僅僅是李長生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太安帝你內心深處最喜歡的皇子,還是太安帝內心深處的未來儲君人選。
可惜李長生教出了最得意的弟子,卻沒有替北離培養出最好的皇帝。
因為他最后沒有坐上那個位置,反而最后含冤而亡,他的結局是自盡以證清白,可惜他死后很長時間依舊背負著逆賊的帽子。
他是被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弟弟逼死的。
他死于心軟,死于善良,死于太堅守正義,死于他不愛皇位只愛江湖的那片赤子之心。
他的結局,可以說是北離八公子中最意難平的那一個了,因為他實在是太好了。
學堂小先生,天啟瑯琊王,蕭氏九皇子。
關于蕭若風被封為親王,原著中寫道:
當今陛下三年封了四個小王爺,第一個封的既不是母親身份尊貴的青王,也不是年紀稍長的落羽王,更不是正喝著茶的那位景玉王,而是……瑯琊王。
蕭若風是眾多皇子中第一個被封為王爺的皇子,他非嫡非長,更沒有身份尊貴的母族作為后盾。
而他卻能夠第一個被封為瑯琊王,實在是因為年少的他太過于驚才艷艷了。
但是前期并沒有人明面上稱呼他為瑯琊王,因為他雖然被封為王,但是他卻沒有住進王府。
原著中寫道:
西面有座大城叫瑯琊,昔日瑯琊城發動叛亂,一名年輕的殿下領軍平亂,歸國之后,陛下為贊賞起功績,封其為瑯琊王。
而這位年輕的皇子就成為了平輩皇子中第一個獲封王爵的,可是三年了,他都沒有正式入住自己的府邸,自稱難盛其名,陛下贊其謙遜,也從未催促過。
以至于如今人們也都沒有正式稱他為瑯琊王,而依舊稱,九皇子。
被封為王三年都沒有正式入住王府,可見其人不僅僅驚才艷艷,而且城府很深,懂得明哲保身,更是懂得避免鋒芒積蓄力量。
他年少驚才艷艷,也是當時慶安帝心目中最理想的儲君人選,甚至為了能夠讓自己這個優秀的兒子順利即位,他不惜拉攏百里家來為他鋪路。
可惜有著帝王之才的瑯琊王卻沒有帝王之心。
原著中寫道:
「果然是如此,瑯琊王是天縱之才,心中亦有仁德,可這樣的人卻往往無心帝位。只有景玉王蕭若瑾這樣的,才會想要握住權力。」百里洛陳幽幽地說道,「小心一點他。」
當年百里洛陳一眼看出了瑯琊王無心帝位,也看出了與瑯琊王一母同胞的哥哥景玉王的野心。
然而不得不佩服當初百里洛陳的眼光。
瑯琊王和景玉王是一母同胞親兄弟,瑯琊王是個重感情的人,而他也明白自己哥哥的野心。
所以那次八王之亂,他明明有著最大的勝算,因為他不僅僅是瑯琊王,他還是學堂小先生,更重要的是慶安帝留下的遺旨也是傳位給瑯琊王。
皇位無論是名分上還是實力上更是人心所望上,瑯琊王毫無疑問是眾望所歸。
可惜最后他卻當眾讓出了皇位。
原著中寫道:
六位皇子孤注一擲的合力一擊的確給瑯琊王和景玉王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但最終依然靠著雷夢殺和葉嘯鷹率領的虎賁郎和天啟四守護殺到了平清殿前。在他們控制住局面之后,從平清殿走內走出了五大監,濁清舉起手中的龍封卷軸,就要宣告最終皇位的歸屬。
但是瑯琊王蕭若風卻一步向前,從濁清手中搶過了龍封卷軸,打開看了一眼后便將它撕得粉碎,隨后口傳先帝遺詔,聲音響徹天地。
「傳位,三皇子蕭若瑾!」
其實令人震驚的不是蕭若風的行為,而是那個卷軸上的名字,理應寫著七皇子蕭若風,也就是瑯琊王他本人才合乎情理!景玉王雖是瑯琊王的同胞兄長,但無論是才能還是武學,都遠遠不及瑯琊王!這個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欽天監。
在這個時候幾乎所有人都默認了景玉王成為下一任的帝王,甚至在背后假死的慶安帝也默認了瑯琊王這個行為。
因為他主動放棄了皇位,而這一步所有人都沒想到,但是卻也無可奈何。
因為這個時候的瑯琊王他想讓誰做皇帝都可以,哪怕他自己都可以,可惜他放棄了皇位,因為他志不在此。
面對瑯琊王的這個行為,南宮春水感慨道:
「是我教出來的徒弟啊。連皇帝都可以讓。」
「你教出了一個好徒弟,可北離卻失去了一個好皇帝。」
是的,李長生教出了一個好徒弟,不僅僅有能力,而且還有著如此的胸襟,可惜北離也失去了一個好皇帝,因為他終究是太善良了。
後來景玉王蕭若瑾繼位,瑯琊王蕭若風執掌軍權,稱北離大守護。
後來的瑯琊軍的風聲都蓋過了百里洛陳的破風軍,而這背后有一個神圣的人物就是瑯琊王。
他不是帝王,卻比身為帝王的明德帝更像一個皇帝。
而這樣的人往往下場很慘,因為功高蓋主,因為帝王的猜測,因為帝王的恐懼,最后不得善終。
在《少年歌行》原著中寫道: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