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開頭,電影市場就拋出一劑猛料。
擅放「殺」招的柯汶利,繼《誤殺》之后,再創力作,為觀眾帶來了——《默殺》。
影片融合了校園霸凌、家庭暴力和未成年人犯罪等元素,才上映三天,總票房就破億了,預測票房將超11億。
不少觀眾看過之后,都對這部「大殺四方」的復仇爽片表示喜歡,稱贊其快意恩仇的情節,讓人得到了情感釋放。
既有票房,也不乏熱議,看來《默殺》已經無可爭議地成了2024年暑期檔的首匹黑馬。
接下來,咱們就趁著影片的熱度,來認真剖析一下,這部復仇爽片的背后,隱藏著哪些讓人細思極恐、背脊發涼的細節。
細節1:校長的眼睛
小彤被霸凌之后,李涵去校長辦公室,請求校長給女兒轉班。
校長嘴上說著,轉來轉去很麻煩,怕別人誤以為他和李涵有特殊關系,眼睛卻色瞇瞇地看著李涵。
這個細節說明,校長對李涵有非分之想。
校長的女兒早察覺到了父親的心思,還把對父親的恨意,轉嫁到了李涵的女兒身上。
因此,霸凌小彤的時候,她惡狠狠地說:你媽勾引我爸。
細節2:繼父是慣犯
李涵下班打開房門的一剎那,看到丈夫的鞋子在門口,她立刻緊張起來,并沖到浴室門口,幫助女兒把門關緊。
看到丈夫從臥室出來,她馬上質問,為什麼會提前一天回來。
之后,在接受警察審問的時候,李涵又說,如果知道丈夫提前回家,她不可能單獨把女兒留在家里。
如此種種,都表明這個繼父曾不止一次傷害過小彤。
細節3:李涵總是雨夜去樓頂摘金桔
從花圃里掉落一地的金桔來看,李涵并沒有及時采摘。
她只是打著摘金桔的幌子,去樓頂加固土壤,不然雨水太大,會把花圃里的尸體沖出來。
另外,李涵常說「金桔是我先生種的」。
聽上去是在說謊,但細品一下,這話也沒錯,因為這金桔確實是用她丈夫種出來的,著實有點嚇人了。
細節4:小彤不是啞巴
聾和啞一般都是如影隨形的,而且大都是由于聾才導致的啞,因為先天性的耳聾,會阻礙語言能力的形成。
因此,聾啞人雖然不會說話,但他們的嗓子沒有問題,是可以發出聲音的,且他們會從小練習手語以便與人溝通。
但小彤并非如此。
她的聽力正常,也不會手語,只是因為在正片中從來沒有發出過聲音,才一直被當成啞巴。
但在彩蛋中,小彤卻唱起了歌。
這說明,她并不是真的啞巴,是李涵害怕她殺死繼父的事情敗露,要求她閉嘴不言,守護秘密。
而她不說話,也是保護媽媽的一種方式,這樣秘密就永遠不會被說出去,那些不好的經歷,也會被埋藏在過去。
細節5:李涵有精神障礙
超市男老闆用毛巾幫小彤擦雨水,還有林在福扶住差點跌倒的小彤時,李涵都第一時間出面阻攔。
這些行為,都暗示李涵的精神過度緊繃,很有可能出了問題,且已經到了病態的程度。
另外,李涵也長期以保護的名義,對小彤實施家暴,逼迫女兒不要跟男性有任何接觸。
僅因為一個男性的錯誤,就杜絕任何男性以任何理由接近小彤,哪怕是善意的。
這是明顯的PTSD,埋完丈夫以后,李涵就有了創傷后應激障礙,這種精神障礙的病癥之一,就是警覺性增高。
細節6:學校慈善禮堂和李涵家漏水
慈善禮堂漏水,對應惠君墜亡的位置,李涵家的屋頂漏水,對應著丈夫掩埋的位置。
不管是校長提議的小修小補,還是李涵掩耳盜鈴般在里面涂刷漆面,結果都無濟于事,漏水的地方一如既往。
這說明,校長和李涵早就知道各自女兒犯下的罪行,但他們都選擇幫忙隱瞞,從內部解決。
結果,都釀成了更大的悲劇。
這兩處漏水的設定,背后的深意是,犯罪不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暴雨,沒有雨過天晴,它更像是一場綿延不止的梅雨,會給人帶來一生的潮濕。
細節7:剪刀
小彤9歲那年,用剪刀殺死了繼父,之后就隨身攜帶這把剪刀。
惠君被霸凌時,她拿出剪刀就沖上去,自己被霸凌之后,也用它剪斷了頭髮。
之后,小彤又用它剪開了畫有繼父葬身之地的畫作,并把畫紙疊成千紙鶴,跟錄有惠君被霸凌視訊的手機,一起放進了林在福的柜子里。
借林在福之手,小彤除掉了霸凌她的四個女孩,還成功把母親送到了監獄。
如果說,年齡是小彤的偽裝,林在福是小彤的工具。
那麼,剪刀則是小彤安全感的來源,以及她反抗傷害的有力武器。
細節8:鴿子
象征著和平跟自由的鴿子,經常出現影片當中。
惠君想要拯救鴿子,卻被人威脅,直到臨終前還惦念著鴿子,說明她向往自由,但終究沒有得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