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逼迫甄嬛毒死果郡王后,意圖遮掩,想要秘不發喪。在這種情況下,王府上下的人即便心里難過,也只能「飲泣」,不可出聲。
但浣碧卻大喊大鬧地搞了個「撞棺殉情」。
她是真的因為太愛果郡王了嗎?
當然不是!
如果真的愛果郡王,浣碧就該像葉瀾依和甄嬛一樣,組成「復仇聯盟」,冤有頭債有主,內外聯合干掉皇上。
浣碧殉情不過是為了用反抗皇上這種「不義不悌」的行為,來爭個烈女的頭銜。求一個晉升福晉,與果郡王「死同穴」的機會。
然而,浣碧這麼一死,她自己的目的是達到了,卻也把甄嬛給坑了。
甄嬛一向重視手足情誼,即便浣碧招搖跋扈,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給她挖坑,甄嬛也還是對她多有寬容。
剛剛失去摯愛,如今又失去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妹妹,甄嬛自然悲痛欲絕。
可甄嬛難不難過,浣碧根本就不在乎,她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只在乎自己爽不爽。果郡王也正因為看出了這點,才會在婚后始終不碰浣碧,讓她保持「完璧之身」。
果郡王第一次發現苗頭不對,是他應甄嬛之請,把浣碧許給阿晉后,浣碧說的那句:
「我若不喜歡一個人,是斷斷不會嫁給她的。我若喜歡一個人,即便是嫁給他做妾,也是心甘情愿的!」
甄嬛心思如發,早就看出浣碧對果郡王的心意,所以才故意以介紹對象為名,試探果郡王的心意。
果郡王一向風流,沒事喜歡撩撥女子。浣碧因為甄嬛的關系,和自己交情不淺,果郡王也怕浣碧對自己想入非非,所以才裝傻充愣地將她推給了阿晉。
丫鬟的婚事,全憑主子做主。按理說這事只要甄嬛點頭,也就成了。把浣碧嫁給阿晉,讓她住在清涼台,果郡王還好以此為由邀甄嬛去常住。
可沒想到的是,浣碧一聽到要嫁給阿晉,竟氣得跳腳了。發起瘋來,更是不管不顧地什麼都說,一點也不顧及甄嬛的臉面,反倒是甄嬛對她多有包容。
回想浣碧日常的穿衣打扮,這下果郡王可算是看明白了,原來浣碧名義上是丫鬟,實則身份卻不簡單。
眼看浣碧對自己已經上頭,如果處理不好,萬一再影響了甄嬛對自己的評價,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從這以后,果郡王規規矩矩地不再和浣碧打趣。他可不喜歡浣碧這種心里只有自己,沒有別人的女人,當然要躲得遠遠的。
果郡王以為,只要他和浣碧保持距離,時間長了,浣碧也就不再惦記他了。但沒想到的是,這個浣碧竟然是根甩也甩不掉的「硬骨頭」。
她不僅毫不避諱對果郡王的愛慕,弄得宮中上下人盡皆知,還差點為了一己之私,將果郡王和甄嬛都送上斷頭台。
甄嬛成為熹貴妃重返皇宮后,果郡王日也思夜也思。加上之前為了給甄嬛退燒風寒入體,身體強壯的果郡王終于是病倒了。
浣碧聽說后,立刻跑到甄嬛身邊求她。甄嬛心軟,心想著自己照顧不了他,身邊放個自己人去看顧一二也是好的。
可浣碧見到果郡王后,不僅一點沒提甄嬛的成全,還告訴果郡王,是她求著蘇公公讓她來的。
浣碧之所以這麼說,其居心就是為了讓果郡王恨甄嬛。
她明明知道甄嬛重返皇宮并不是因為貪圖權貴,而是想要為果郡王報仇,也明明知道甄嬛一直深愛著果郡王,可她就是嫉妒,嫉妒果郡王只愛甄嬛不愛她。所以才要故意含沙射影地說甄嬛「不是」,襯托自己的重情重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