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以為端妃老謀深算,是甄嬛扳倒宜修和華妃的得力助手。并且,端妃曾三番兩次幫助甄嬛脫離困境,令其得以洗白。原以為,甄嬛一定會感恩戴德銘記于心,并與其同沐富貴,共享尊榮。
然而,我們想錯了,最后端妃的結局很慘,甚至,她的下場處境僅次于宜修。
不得不說,論宮斗策略、論心機智慧,端妃確實遠勝于甄嬛,二人就好比幼兒園的小朋友與國中生的差距。甄嬛所做的一切小動作以及小心思,端妃都能洞若觀火,了然于心。而關于端妃的一切,甄嬛卻看不透也摸不準。
甄嬛眼里的端妃,高深莫測,難以捉摸。端妃也從來不會把真實的自己剖白給甄嬛,更不會將任何「有價值的把柄」落在甄嬛手里。潛台詞是:「我可以幫你,幫你就是幫自己,我們有著共同的敵人。但,我卻絕不會允許——讓你利用我的把柄來反制于我。」
端妃一直就是這麼做的,比如構陷華妃事件,大家都以為華妃是被甄嬛與眉莊合謀縱火,嫁禍給華妃的。
甄嬛與眉莊只是端妃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更是此次案件的炮灰。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華妃宮中的太監肅喜,也就是那個涉嫌縱火的小太監,根本不是華妃的人,而是端妃的臥底和心腹。也就是說,肅喜身在曹營心在漢,雖然在華妃處當差,卻是端妃的死黨。
那個肅喜為了把這件事成功嫁禍給華妃,并引起甄嬛與眉莊的注意,并沒有及時縱火,而是故意在碎玉軒周邊鬼鬼祟祟地探查動靜。最后,終于引起了甄嬛的注意,并得知了他是華妃宮中的太監時,肅喜的嫁禍計劃也就算順利完成了。
甄嬛將計就計,故意引火燒身,火燒了碎玉軒,順理成章地把華妃逼上了絕路。而那個涉嫌縱火的小太監肅喜,也已經驗明正身,確實是華妃宮里的人,于是,被皇帝下令亂棍打死了。
端妃此計,真的是絕妙至極。她全程都沒有出過面,更沒有與任何一位嬪妃聯手,卻一石三鳥,大功告成。
首先,她借甄嬛之手弄死了華妃,其次,甄嬛故意放火嫁禍華妃的事,也成了她日后能挾制甄嬛的有力武器
原本皇帝就深愛華妃,華妃罪大惡極,皇帝都不忍加誅,可見他對華妃是有真感情的,倘若知道華妃是被甄嬛所構陷嫁禍,那后果會是怎樣的呢?
後來的事實證明,華妃的死,的確讓皇帝難以接受、并真真切切遷怒于甄嬛了。要不然,也就不會有甄嬛接下來的甘露寺之苦。由此看來,甄嬛果然做了端妃復仇的「炮灰」。
所以說,端妃這招棋有多麼高明啊?最主要的是,這件事端妃沒有任何把柄落在甄嬛手里,唯一的證人肅喜,還被皇帝親自下令打死了。即便甄嬛想借此來要挾端妃,也屬于「無理取鬧、血口噴人」。
后知后覺得甄嬛,事后回想起來,怎能不細思極恐,大汗淋漓?心機如此深重,又如此睿智犀利的端妃,要想把自己置于死地,是何等的簡單?幸虧端妃不得寵,又沒有子嗣傍身,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甄嬛這次是真的后怕了,端妃的心機與智謀遠在宜修之上,能夠不動聲色地將華妃誅殺于無形,順便把她與眉莊一起裝進自己的圈套,還能把自己的污點證人肅喜,借皇帝之手輕松除掉。這一箭三雕的計策用得駕輕就熟、不留痕跡,這還是人麼?簡直是女諸葛在世、姜子牙重生啊!
所以,甄嬛不能不防。世間最令人恐怖的合作就是:你根本不了解你的隊友,他們既可以全力以赴地幫你,也可以突然從背后捅你。這幾乎是防不勝防的。
因此,甄嬛得勢之后,最先要打壓的人并不是宜修,卻恰恰是端妃。這不僅因為端妃的位分最高,在甄嬛之上。還因為端妃掌握著她大量的犯罪證據,包括她下毒弒君,桐花台幽會,還包括她嫁禍宜修、栽贓華妃。
倘若某一天,端妃借著新皇帝對甄嬛的種種「疑慮」,給她們母子之間制造嫌隙,那后果更是不堪設想。原本新皇帝就擔心甄嬛會偏愛幼子算計于他,如果端妃利用他這份擔心,點出弘堰的出身疑惑,那后果又當如何?
在甄嬛心中,端妃才是最大的威脅與隱患,無異于一顆定時炸彈!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把已經成為皇貴妃的端妃「禁足」,就像關押皇后宜修那樣,徹底軟禁起來。
而且,甄嬛的太監小允子也曾親口對宜修說過:「當今皇上以仁孝治天下,只尊我們娘娘為獨一無二的太后……」
這代表了什麼?也就是說,后宮中,除了甄嬛,沒有第二個可以稱之為「太后」
恰如甄嬛對宜修說的:「你如今依然是皇后,只是皇后。」
這話同樣適用于「皇貴妃」,永遠只是先帝的「皇貴妃」,卻不是新皇帝的庶母,更不是「太妃與太后」。也就是說,端妃將會被甄嬛囚禁一生,甚至會莫名其妙死在自己的宮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