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類來說,牙齒是一個非常珍貴的器官。在自然界中,大鯊魚這種兇狠的動物一生中隨時都在換牙。
而人的一生只有兩次長牙的機會,分別長出乳牙和恒牙。所以如果先天缺牙,或者牙齒在后天遭受傷害,人們只能求助于種植牙或假牙等辦法應對。
如今,日本大阪一個醫學團隊宣布在新藥研發中取得突破性進展:該實驗藥物可以促進人們牙齒「第三次發育」,幫助無牙、缺牙人士長出完整的牙齒。
世界首個實現牙齒再生,動物實驗成效顯著
據報道,大阪市醫學研究所下屬的北野醫院一個口腔科研究小組正發現了一種名為「USAG-1」的蛋白質,它會抑制牙齒生長,該團隊于2018年首次開發出抑制「USAG-1」活動的抗體藥物,該藥物可以讓人們長出新牙齒。
他們已經在小鼠和犬等動物上成功通過藥物注射使牙齒生長,并將從2024年9月開始對30名30至65歲以下的男性進行藥物注射,以檢查有無副作用的臨床試驗。
計劃到2025年中,還在考慮針對2至7歲先天性無法生長永久牙的兒童進行臨床試驗。目標到2030年,針對先天性無牙癥患者的藥物實用化,藥物價格預計約150萬日元。
此外,這種藥物也有望用于治療因蛀牙或牙周病而失去牙齒的人。
首席研究員兼該項目負責人高橋克表示,「讓人類長出新牙齒的想法是每個牙醫的夢想。
從研究生時期起,我就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我有信心能夠實現這一目標。」
有人問,會不會從身體意想不到的部位長出牙齒?
高橋克表示:「這是一個常被問到的問題。有人問頭或手是否會長出牙齒,但基本上,這種方法不可能從零開始生長牙齒。即使沒有牙根,也不會長牙。頭和手上沒有牙根,所以不用擔心它們長牙。」
資料表明,高橋克上世紀90年代前往美國留學。大約在那個時候,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開始發現,轉基因小鼠的某些基因和牙齒的生長或數量有關。「僅僅是一個基因的突變,(小鼠)牙齒的數量就會發生變化。」
2005年,他回到日本后在京都大學進一步深入研究這一課題時發現,缺乏某些基因的小鼠的牙齒數量有所增加。經過基因合成后的一種名為USAG-1的蛋白質,在實驗中被發現可以限制動物牙齒的生長速度。
換句話說,阻斷這種蛋白質就可以讓動物長出更多的牙齒。
高橋克的研究小組將注意力集中在USAG-1上,最終開發了一種能夠阻斷該蛋白質功能的中和抗體藥物。在2018年的一次實驗中,一只先天牙齒數量較少的小鼠被注射藥物,從而長出新牙齒。
該研究成果于2021年發表在美國牙科期刊上,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牙齒再生的醫學實驗受到了廣泛關注。此外,雪貂在接受藥物實驗之后也長出了更大更新的牙。
↑雪貂在實驗后長出新牙齒
新藥若成功上市將影響重大,成為繼假牙和種植牙之后的第三種選擇
在動物實驗取得成功后,高橋克團隊正在努力使該藥物可以安全作用于人體。一旦確認對人體沒有不良影響,該藥品就可以用于針對2至6歲無牙兒童進行治療。
據統計,大約1%的人患有少牙癥,這是一種先天性疾病,會導致牙齒生長不足,跟常人相比缺少六顆或更多的牙齒。遺傳因素被認為是牙齒發育不全的主要原因。牙齒發育不全的人從小就難以掌握咀嚼、吞咽和說話等基本能力,這會對他們的發育產生負面影響。新藥物如果成功上市,可以幫助少牙癥患者成功阻斷體內USAG-1蛋白質作用,促進牙齒的「第三次發育」,從而長出和正常人數量相當的牙齒。
此外,當蛀牙過于嚴重或牙槽腐蝕、膿漏時,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人們無法再治療,只能依靠假牙等器具。新藥物同樣能幫助這部分患者牙齒「再生」。
也有一些人患有與無牙癥情況相反的多牙癥,這是一種導致牙齒數量高于正常數量的先天性疾病。根據高橋克團隊的研究,三分之一的此類病例表現為牙齒的第三次生長。如果能從相反角度出發,刺激USAG-1蛋白質發揮作用,便能有效抑制這類多牙癥的發生。
高橋克表示,「無論如何,我們希望有一天牙齒再生藥物能成為繼假牙和種植牙之后的第三種選擇。」
拔牙、種植牙的過程非常受罪,期待早日上市吧~
資料來源:網絡綜合整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