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咖啡連鎖機構Manner coffee,最近頻繁上熱搜。短短幾天之內,連續3個店爆出店員與顧客發生沖突的事件。
雖然Manner官方致歉,但這件事經輿論發酵后,早已不僅僅是個人沖突事件,而是涉及到「不要為難打工人」、「顧客騷擾」、「服務人員工作時間長、強度大、工資低」等問題。
日媒對此也進行了相關報道。
事情要從6月17日說起。上午8點多,Manner咖啡上海浦東梅花路門店內,只有一個男店員在忙碌。而柜台前的一個女顧客臉色不善,主要是嫌等餐時間太長了。
男店員解釋說是按順序出單的,下單時已告知前面有4杯,要七八分鐘,現在剛過10分鐘,馬上就是她的,并道歉說「不好意思」之類的。
顧客不滿,說自己要趕飛機,說好七八分鐘,結果超時了。店員可能怕延誤飛機,就問她:「美女,現在是要退單嗎?」
顧客很生氣,認為他不給自己做了。店員忙解釋,馬上就做,都是按順序做的,并請她稍等一下。
顧客開始問店員的名字,并拿出手機拍攝。
店員一直在道歉,不好意思啊,影響你體驗了,還說給她退掉。但顧客一直追問他的名字,并懟臉拍攝。
店員也生氣了,奪下手機暫停拍攝后又還給顧客,并說自己有公民肖像權。顧客直言要投訴,兩人吵了起來,罵得都很難聽。
接著,店員沖出柜台。兩人打了起來,拳腳相向,店員扇了顧客耳光。後來,兩人被市民勸阻,雙方報警。
這件事情發生約2個小時后,Manner咖啡上海威海路店內,再次發生爭執事件。
這家店里有兩個女店員。一個女顧客想讓提前做自己的,因為還有5分鐘就要上班了。店員解釋說要等會兒,并問是否要退單。顧客覺得她服務態度差,雙方發生口角。
後來,一個店員情緒激動起來,聽到客戶說要投訴時,突然將咖啡粉潑向客戶,并高喊:「你投訴呀!」
一家知名連鎖咖啡店,同一天發生2起員工與顧客爭執事件,網上迅速引發熱議。很快有網友發布視訊,稱上個月Manner咖啡上海海夢一方店內也發生過類似事件。
這家店里有2個店員,有幾個顧客在柜台前等候,也有人在座位上等候。一個男顧客也因等餐時長問題,與店員發生矛盾。
後來,男顧客沖進柜台,毆打店員。隨后雙方報警。
截止目前,以上事情的結果分別是:
梅花路店的男店員向顧客道歉,兩人已達成和解;威海路店的女店員被解雇了;而海夢一方被打的店員,還不知是否得到道歉及賠償……
Manner coffee是成立于上海的咖啡連鎖品牌,在全國擁有1200多家直營門店。如此規模,卻頻頻發生類似矛盾,甚至升級成肢體沖突,這不僅令人深思: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日媒也報道了Manner coffee店鋪運營基本情況:店鋪根據業績決定店員人數,1天銷售額在5000元以下的,只配1個店員。
這就意味著,店員需要一個人完成訂單、銷售、器具清洗等工作。
而在這樣超快的工作節奏中,店員還要注意服務態度,不要被客戶投訴了。
日媒的態度很明顯,店員太不容易了。一個人工作實在辛苦,工資低,又不時要面對催促的客人。這種情況,對年輕人來說實在是一種悲哀。
有一種說法叫「顧客是上帝」,但不能因為付了錢就對人頤指氣使。店員也是普通人,無法同時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入店消費就要遵守一些等餐規則和基本禮儀。
日本近年流行的一個詞叫「顧客騷擾」(カスハラ),指的是服務行業遇到無理索賠、要求過度的顧客,從而產生很多困擾的情況。
面對越來越多的「顧客騷擾」,日本網友也有自己的看法:
正如不同國家所使用的語言有所不同一樣,我一直認為,用同樣粗暴的方式來回應那些使用粗俗語言的人是可以的,試著配合顧客的語言
我也有過被顧客騷擾的經歷,一年內會發生幾次,真的很生氣
希望會「顧客騷擾」的客人自己意識到是犯罪者,因為擾亂了秩序,希望少說兩句
HiClub公司在網上發布了調查問卷,有399名20~39歲的人參與調查,結果顯示:最近一年內受到顧客騷擾的人占比27.9%。也就是說,每4人中就有1個遭遇過顧客騷擾。
遭遇顧客騷擾的行業中,最多的來自服務業,占比52.9%。其次是批發零售業、醫療、護理、福利行業。
其中有人多次遭遇顧客騷擾,最高的達到11次以上!
顧客騷擾的具體內容,有 45.8%的是「不合理的投訴」,有25.5%的是「粗話、罵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